2020年10月17日

《百年新詩》第八卷 前言 反旋的歌聲――中國先鋒詩人的邊緣美學

/黃粱

 

、解構自我/重整世界

 

一個時代的文化環境由多重力量共同模塑政治經濟、教育、文化資源傳播媒體等等組構成一個龐大的文化生產場域能夠順應體制佔居場域核心襲奪最大利益的為主流文化;被文化強權擠壓退居邊緣位置,資源匱乏聲量窄縮的為非主流文化。當代中國主導文化環境的力量是政治,社會經濟、教育體制、文化傳統、大眾傳媒都被限制在政治意識形態的框架中生存由此而形成了文化專制現象由於內聚穿透界域的力量它的先鋒性格具備啟蒙功能也無可避免地常遭壓抑禁制中國先鋒詩歌自1978新詩潮以降就是一股在地層下潛伏推進的心靈史批判社會現實考衡時代歷史,身處比一般主流文化更加嚴苛的邊緣處境

當時代的主流詩歌以其喧囂之勢高歌服膺極權體制的正旋合唱先鋒詩人們以反旋的歌喉清唱另類的歌聲;「反旋」對比「正旋」,是對規範化經驗模式的逆反,一種決定性的心靈轉向與對於框架的顛覆。中國先鋒詩歌展現的「邊緣美學」,內向而言是個體心靈自主革新的決定性舉措,外向而言,揚棄體制的拘囚拓寬了文學與文化的邊界。詩的經驗是斷然發生的決定性經驗,此一決定性──自由意志創造文本拓寬邊界之同時,生命也被創造性地改變;詩的經驗重整世界視野同時變化生命主體意識。「決定性經驗」,是詩的審美精神的核心要素。

 

二、九位代表性先鋒詩人

 

本卷(第七十一章至第七十九章)將評介位高歌反旋聲音的詩人,第八十章為九位詩人綜論他們竄起於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流派可以視作對新詩潮先鋒詩歌運動1978-1999年)象徵性總覽,具體展現「決定性經驗」對詩人品格與詩歌精神之淬煉。九位代表性先鋒詩人,活動地域及其文學社群屬性:

 

朱文(泉州―南京),《他們》詩群。

海上(上海―長沙),《現代漢詩》、《大騷動》、《一行》編委。

馬永波(伊春―西安―哈爾濱),《鋒刃》作者,《東北亞》總策劃。

余怒(安慶―上海―北京),《鋒刃》作者,《混沌》主編。

周倫佑(西昌―成都),《非非詩刊》、《非非評論》主編。

虹影(重慶―北京―上海―倫敦),《今天》海外版作者。

于堅(資陽―昆明),《他們》詩刊創辦人之一。

孟浪(紹興―上海―深圳―波士頓),《海上》、《大陸》、《現代漢詩》創辦人之一,《傾向》執行主編。

柏樺(重慶―廣州―南京―成都),《日日新》主編,《象罔》作者。

 

第七十一章朱文1967-),出生於閩南泉州,在蘇北長大。1985民間文學刊物《他們》創辦於南京,至1995年共出九輯,因於刊物不能左右的外部因素而停刊,朱文是《他們》後期的傑出詩人,也是中國「新狀態小說」重要作者。朱文19985月發起一份題名為「斷裂」的新生代作家問卷調查,引起全國性注目。這份問卷緣起對主流話語壟斷文學環境關係網絡的不滿,提出十三個針對文學環境與話語權力的相關問題,通過對問題的答覆來明確新一代作家的基本立場及其形象。這十三個命題的提問與回答均極尖銳,它表現出年輕一代作家對文化專制及文化病徵的憤怒。比如,第九題:你認為中國作家協會這樣的組織和機構對你的寫作有切實的幫助嗎?你對它作何評價?朱朱的回答:公共浴室。黃梵的回答:沒有。它比官僚機構更像官僚機構,它的哭比笑流暢。第十題:你對《讀書》和《收穫》雜誌所代表的趣味和標榜的立場如何評價?韓東的回答:我對《讀書》、《收穫》兩大名刊的評價是知識份子和成功人士平庸靈魂的理想掩體。朱文的回答:《讀書》是政府特闢的一小塊供知識份子集中手淫的地方。第十二題:對於矛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你是否承認它們的權威性?吳晨駿的回答:這兩個獎是裝潢比較考究的糞池。第十三題最具挑戰性:你是否認為穿一身綠衣服的人就像一隻青菜蟲子?這個提問完全可以用來檢測一個詩人的真實質地,看不懂的人自然喪失身份。這份問卷是民間自發凸顯自由意志的傑出範例,它的傾向性不言而喻,自然引起主流話語的激烈反應。我驚訝的不是那些尖銳的答問,而是,這份問卷是由朱文提出來的。

    朱文詩歌的樸實情感和日常語言特徵是《他們》詩群的主要傾向,但朱文詩歌獨到之處在於平淡中蘊蓄沉重,而且了無跡痕。在「第三代詩歌」劍拔弩張的高亢語調之外平靜地寫作,是極少數跨越時代意識型態侷限的詩人。朱文詩歌對生活倫理的探索在一個相互傾壓的時代更顯異端,或者說正常到令人顫慄。當絕大部份先鋒小說家必須依靠人物變形情節扭曲作為敘述策略時,朱文的小說平易地直面穿透,恍惚生活本然如是,朱文的詩也是如此。朱文誠實的心靈使他不得不提出這份問卷,它展現一個詩人的生存斷裂感與精神堅持。

第七十二章:海上(1952-),出生於上海,長居湖南長沙。很少詩人有海上這樣豐富的底層生活經歷,農民、礦工、水電工等等,長相也像個工頭。他是受文化大革命衝擊最深的俗稱「老三屆」一代,1979年在長沙組織過「九星詩社」,隨後的寫作生涯即受政治陰影籠罩。海上的經歷使他的個性、文風迥異一般斯文。他的詩狂野不馴,充塞蒼茫之氣,歲月的體積與重量感瀰漫詩行。我說的是語言的質地而非詩境。沒錯!海上寫詩超過三十載,三十載的歲月塗抹在語言上,使語言泛黃帶澀。海上的詩不親切不圓滑,有它絕不妥協的獨特眼界和個人爪痕,他不在乎你喜歡與否,他對付的是時代的集體暴力、媚投機、文化買辦。海上寫了大量難以出版的詩集、小說集,是典型的不受官方認可的在野作家,並贏得民間詩歌同行的尊重。

第七十三章:馬永波(1964-),身居哈爾濱的東北詩人。當臺灣寒流來襲氣溫突降到攝氏十度左右,哈爾濱則在零下十五度的冰雪掩埋之中,哈爾濱一年有六個月陷落零度以下。在如此低溫的環境中寫作,詩境肯定大不同於南國。馬永波的詩黑寒寂冷,隱約幻現亡靈,詩之內涵常現生命與死亡互涉包容之境,生命與死亡閒話家常擁有同一個身體。馬永波詩學的特徵是多重視鏡,不同的聲音、角色、意識在詩中穿梭往來,時代生活、個人語境、文化歷史錯綜交疊。如果語詞是映現存有之鏡,馬永波的詩滿佈詞語的折光,在廣漠漆黑的整體詩境之上詞語輝耀閃動,產生詩意的律動感,實存與虛無交織動盪。

第七十四章:余怒(1966-),安徽安慶人。詩人對自己的形容很絕:「當二十三世紀的斜眼人偶然回頭,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詩歌雜耍裡尋找有趣的鏡頭時,他們會發現,在一群衣著精緻辭藻華美能歌善舞的賣身獻藝者中間,有一位咧著大嘴的小丑。他咧著大嘴,帶著他的魔方和打狗棒。他破衣婆娑,跳起狗一樣的舞蹈;他像狗一樣跳著狗舞,卻把他的舞蹈命名為『打狗之舞』」。余怒是一個新世代先鋒精神的典範,他質疑威權與俗世價值標準的方式不是反抗,而是徹底的背離;他拒絕接受政治意識形態的任何誘惑、框限,他是心靈自由的個人。余怒詩有兩大主題,一個是遭遇虛無,一個是刺穿荒誕。比如<禿鷲>,描寫噬人的時代噬人的城市,以及個人、群眾在極權體制中的掙扎;還有那個要命的廣場令夜晚充滿腥臭,余怒企圖要掀翻你的腸胃。

第七十五章:周倫佑(1952-),出生於四川西昌。在文革時期進行地下文學創作的先驅中,周倫佑是極特殊的一員。一方面周倫佑1970年代的詩即帶有反抗極權暴力的思想傾向(故而這些詩未曾正式發表),另一方面周倫佑1990年代依然堅持反暴力修辭的寫作;這不但說明周倫佑有過人的膽識勇氣,也確證了思想自由的不可侵犯。周倫佑1986年掀起自朦朧詩以降,再度引起全國性爭議的「非非主義詩歌運動」,標舉非崇高、非理性,進行診斷文化病理、解構話語威權的文化變構運動,創辦《非非詩刊》、《非非評論》。即使歷經1989年「六四事件」被非法拘囚,1992年周倫佑出獄後依然堅決反對文化專制,進行《非非》復刊之舉,不得不令人佩服。周倫佑前後期詩風有多種變化,但對結構性暴力的本質思考與尋索解構暴力的途徑,是一條恆不變改的中心軸線。

第七十六章:虹影(1962-),出生於重慶,在北京、上海讀書,後遊學英國倫敦。她的詩曾獲英國華文詩歌一等獎,臺灣《聯合報》新詩獎。但虹影的小說引起更大的轟動,《飢餓的女兒》獲《聯合報》1997年最佳書獎,翻譯本在歐洲也引起相當注目。虹影的詩和小說性格一致,那種對生存絕對位置的在乎,心靈的飄忽感;小說有形體可以依歸,詩卻純然只是魂靈。詩歌的門扉雖然更隱密,讀者一旦開門入戶,生之氣息迎面撲來,壓輾過你的心尖。從文化意義而言,虹影詩是古典詩學「重意致,輕言傳」審美理念在當代的延伸;從創造意識深入探索,虹影詩和時代環境的悲劇性震盪有深密關聯,那遍植於文本中揮之不去的宿命眼神緣自何方?

第七十七章:于堅(1954-),祖籍四川資陽,出生於雲南昆明。1994年雲南《大家》文學雜誌創刊號發表了于堅的<O檔案>,這首備受爭議的長詩啟明了人的「格式化」生存現象,它冷靜地掃瞄極權政體社會監控制度的嚴酷真相。19982月《大家》刊出了于堅站在磚牆前的唐裝照片,活脫脫一個水滸人物(土匪或囚犯)。于堅1995年參加荷蘭萊頓大學主辦的「中國現當代詩歌國際研討會」時,肯定把那些歐洲漢學家嚇一跳。探索自然與文化的本質差異與文化符碼對人與自然的雙重遮蔽,是于堅詩歌的主題核心,于堅使現代漢詩重現開啟新視界的能力。

第七十八章:孟浪(1961-),祖籍浙江紹興,出生於上海,1995年赴美任布朗大學駐校作家。孟浪是中國地下詩歌運動重要的參與者與推動者,1981年創辦《MN》,1985年之後,《海上》、《大陸》、《當代中國詩歌七十五首》、《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現代漢詩》、《傾向》等詩選、詩刊、文學雜誌的編輯創辦,孟浪都是重要角色。僅僅因為詩,孟浪被官方體制長期詢查侵擾、監視居住、限制旅行。所以不用訝異為什麼孟浪的詩裡到處都是衝突,各式各樣的矛盾壓力被移放到誇張的美學框架中導演處置。孟浪爆破那些歷史謎團,清除社會雷區,完成精神佔領;孟浪獨自一人在詩裡自導自演。詩歌的火藥味使孟浪成為一個隱形的軍火商,極權體制處處提防這些文字的殺傷力。

第七十九章:柏樺(1956-),出生於重慶,曾在廣州讀書、南京工作,現居四川成都。柏樺詩風溫雅莊重,氣質溫潤精神大度,詩篇的抒情特性和審美理想具有古典氣質。有人說柏樺生錯了時代!當然不是這樣;在一個文字被解構得破碎喧嚷得虛無的時代,柏樺內斂的整體性抒情更見其生命質地之堅貞。柏樺初期的詩緣起象徵主義詩學,但逐漸轉型,抒情主體從表層的激揚聲色向內移動,抒情自我滑入漢語本性的深淵,清音靜吐發自文化歷史底層的冥漠氣象與無窮情韻,映現了漢語詩歌是一條源遠流長的大河。在<演春與種梨>裡柏樺塑造了一個可以安置性命,但如今荒涼的園庭――傳統,它才是心靈最後的依憑。柏樺或許要說:寫作不是孤立的個體行為,而是文化歸建的過程,也是吟詠情性――人格錘鍊的過程;文化懷抱與人格型塑的內外翻騰是傳統文學藝術的精神中樞。在文化體性的認同上確立審美理想,使柏樺詩歌意義非凡。

 

三、詩的審美精神一:決定性經驗

 

以上九位詩人九種詩風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但擁有共同的審美特徵:「邊緣美學」;文本的先鋒性格拓寬了文學邊界,甚至文化邊界。他們的詩篇從不同角度對歷史悲劇提出持續的追索與批判,留下深刻見證。他們是時代之子,時代在他們身上絞扭著深刻的紋路,這些絞扭的力量在詩人身上迴盪,透過不知所由的心靈力量傳送到文字,再度反旋而出。他們蘊蓄一個時代變奏的可能動因,他們是流竄在地層下的存有之光;只要有足夠的裂縫與共振能量,文字也會引爆系列的火山群,從而改變大地的面貌。

九位中國先鋒詩人的詩文本,共同的審美精神是「決定性經驗」。詩的經驗是斷然發生的決定性經驗此一決定性──詩人創造詩篇之同時,生命也被創造性地改變重整世界與變革自我同步發生作用。詩的「決定性經驗」外向擊破文化與社會的重重框限,內向展開身心靈重整。審美判斷無可避免地牽涉到道德判斷與歷史判斷,詩是「解構自我/重整世界」的雙向經驗過程,溯源人的本來面目,並對世界的邊界重新塑形。

    第八卷探索主題為詩的審美精神一:決定性經驗,通過評介九位中國先鋒詩人,闡釋他們在「新詩潮」時期(1978-1999)的詩篇內涵與邊緣美學特色,從文本細讀中見證「決定性經驗」對生命精神面貌與認識世界圖景的關鍵作用。詩的審美精神一:決定性經驗,是詩的生發基礎與經驗模式;詩的審美精神二:整體性價值,是詩的內在構成與文化成果,乃第九卷探索主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