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

《百年新詩》第七卷 前言 百年新詩的語言空間形態

/黃粱 


    本卷主題為「詩的語言空間」。一首詩的語言空間形態,對詩歌空間的詩意重心位置與詩意迴響的音色旋律,具有決定性作用,也是形塑風格的基本要素。詩歌空間由語言空間所建構,但非所有語言空間都能產生詩意迴響;能產生詩意迴響的媒介也不侷限於語言文字。詩的語言空間構成(由外而內)區分五大層級:語言體裁、語言鏡像、語言動能、語言調性、語言意識。本卷在每個層相,各選八位新詩作者進行文本詮釋和語言分析,每個層相的核心觀念與文化演繹由各章導言分別說明。

    第六十六章:語言體裁(雅/俗),區分為雅言修辭與白話修辭。前者選析作者:戴望舒、木心、陳義芝、羅智成,後者選析作者:朵思、陳黎、楊黎、鯨向海。對新詩的語言體裁往往有個誤解,認為新詩就是以白話語體、自由詩體書寫的詩;新詩的語體運用可白話可雅言也能兼用兩者,詩體可採用格律規範也能摒棄格律規範,這是古今中外詩學發展的常態。崇尚白話詩的「我手寫我口」是幼稚思想,白話也有粗糙雅緻的區分;也沒有人的書寫文字和說話語言完全一致,除非是口述文本。文學語言與現實語言之發展本來就是相互生成,詩歌中的雅言修辭與白話修辭之共生互涉也是類似的模式。雅言與俗言無法絕對性劃分,兩者都能用來寫詩,若調配得宜巧妙運用,語言空間會有變化多端的樣貌。

    第六十七章:語言鏡像(虛/實),區分為想像情境與現實情境。前者選析作者:林泠、蘇紹連、鴻鴻、杜綠綠,後者選析作者:唐祈、鍾喬、葉匡政、尹麗川。想像情境是一個虛擬空間,現實情境是一個實體空間;詩的語言可以構造出想像情境,也可以摹擬出現實情境,它們都是詩的真實。立足於現實情境的詩,與讀者的日常視域吻合容易親近,運用想像力變奏的詩,對想像知覺遲鈍的讀者構成挑戰。想像情境構造的語言空間與現實情境構造的語言空間,前者勾引讀者進行參與式建構,後者試圖解構讀者的世界圖像。

    第六十八章:語言動能(曲/直),區分為跳躍敘述與連續敘述。前者選析作者:夏宇、車前子、藍藍、安琪,後者選析作者:梅新、嚴力、雷平陽、周瓚。有些詩人擅長線性敘述,有些詩人習慣跳躍敘述。線性敘述的語言波流前後連貫,老實的讀者跟著走不會迷路;跳躍敘述的語言波流經常斷裂與轉向,讀者必須多花些心思。不同的主題相應要求不同的敘述模式,相異的書寫性格也會呈現出相異的語言動能軌跡。曲言敘述與直言敘述各擅勝場,建構出來的語言空間各具特色;曲言敘述像似穿越山林溪谷的障礙賽,直言敘述好比在運動場上競技。跳躍敘述模式與日常話語模式差異更大,連續敘述模式與日常話語模式差異較小。

    第六十九章:語言調性(柔/剛),區分為陰柔的抒情聲音與陽剛的思辨聲音。前者選析作者:陳育虹、呂德安、許悔之、楊佳嫻,後者選析作者:歐陽江河、林燿德、唐捐、高曉濤。我將語言調性粗略分為柔與剛兩大主要類型:臺灣詩人的語言調性偏軟(柔),中國詩人的語言調性偏硬(剛),這是不準確的概括卻又有點傳神;光聽講話的聲調、音量、氣息,就能準確地區別說話者來自臺灣或中國。抒情聲音與思辨聲音的判斷基準,主要在於情感成份與思想成份的比重調配。抒情聲音雖有激烈與委婉的差異,皆不宜理直而氣壯;思辨聲音也有高亢與低沉的分別,總不能情勝而理屈。抒情的語言空間和思辨的語言空間,前者的節奏旋律傾向舒緩曲繞,後者的節奏旋律偏好緊湊推盪。

    第七十章:語言意識(聚斂/擴散),區分為聚斂性語言意識與擴散性語言意識。前者選析作者:蘇金傘、羅任玲、娜夜、宇向,後者選析作者:吳晟、鄭炯明、詹澈、胡續冬。語言意識是語言空間建構的主宰者書寫者的語言意識傾向於召喚與傾聽(身體性經驗),語言空間呈現聚斂性,迴向自身;書寫者的語言意識傾向於溝通與銘記(工具性功能),語言空間流露出擴散性,指涉他者。身心靈處於聚斂狀態,詩的經驗偏向於語言傾聽詩之召喚,以詩為主體。身心靈處於擴散狀態,詩的經驗偏向於心靈撩撥語言構造詩,以詩為客體。不同的語言意識所成就的語言空間/詩歌空間,判然二分。

    本卷所選作者,中國詩人20人,臺灣詩人20人,最年長者為戴望舒(1905-),最年輕者是杜綠綠(1979-),以作者的文本特徵和語言空間型態能否對應為採樣依據,並盡可能選擇主論述所遺漏的詩人;也考量到年齡層的世代分佈,希望能顯現一幅象徵性的百年新詩語言圖譜。如果改變採樣對象與採樣數目,文化圖像會有細節變化,但整體圖形不受影響。百年來的新詩語言圖像,有點像是八爪章魚,方向不同策略不同各顯神通;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觸手是前輩詩人:戴望舒、蘇金傘、唐祈、木心,他們的語言空間細緻內斂,詩歌空間蘊藉深遠。本卷採取的分析模型具有黃粱詩學的獨創性,是詩學研究的一種方便法門,更細緻的後續分析還有待來日。

    語言空間的型態分析,對作者、讀者、評論者皆有助益。共同的益處是拓寬文化視野。每一個人都受限於自己的生命經驗、文化觀念與想像模式,也無形中設置了閱讀、書寫、評論的參考座標,由此發展出個人性的詩歌視野,也疏忽了不在主體視域中的詩人詩文本。綜觀歷年來各地區的詩刊、詩選、詩年鑑、詩競賽中被揭舉的文本,多數呈現刻板的文化想像或時尚的社會潮流的影響跡痕;甚至呈現單向度/平面化的詩歌書寫傾向與詩歌閱讀傾向。這種偏狹的審美興趣對詩的多元化/深刻化發展害處極大,也影響了百年新詩審美座標的辯證生成與詩性演化。

    本卷語言空間形態的五大層相(材料、構成、策略、情思、意識),分別條列出兩種對照性發展藍圖(雅/俗、虛/實、曲/直、柔/剛、聚斂/擴散),讀者、作者、評論者,能依此多元圖譜找出個人相應的審美區塊,從而認清自己的愛惡與取捨。但願,這對新詩之閱讀、書寫、評論的視域拓寬與審美反思多多少少會有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