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林興華的晶釉瓷版畫創作

〈極目〉林興華  2013 瓷板 37×37cm

        20093月孫超(1929~)在鶯歌陶瓷博物館舉行「窯火中的創作」八十回顧展。法國國家研究院藝術院士艾柏特.非侯(Albert Féraud)對孫超的晶釉世界曾經下過一句評語:「他抓住了一片天空,放在盤子裡。」
        在故宮工作的多年經驗,讓孫超在中國古代釉藥與陶瓷技術的基礎上,開創了結晶釉陶瓷的藝術新領域。1981年臺灣當代第一件結晶釉作品出現,孫超此一時期以杯、盤、瓶、罐造型為主,2000年他開始嘗試晶釉瓷版畫的創作。
        2001年,孫超出版《窯火中的創作》,書中集他卅年用釉精粹,舉凡各種窯火的溫度記錄,釉藥配方,從唐三彩到青瓷、鈞釉、銅紅、黑釉、青花、骨瓷、鉻錫紅等各種高溫色釉與結晶釉類,都詳實註記。如孫超所言:“公開釉藥研究,是想讓後學者有所遵循,能繼續將陶瓷藝術推向更高的境界。”
       2012年林興華追尋孫超的腳步,以自己的彩墨繪畫與陶藝製作為基礎,鑽入晶釉瓷版畫的異色世界。瓷版畫以多層上釉的方式多次施於坯體,使釉的乾濕、厚薄產生交互相浸,加上化學成分的差異,使窯燒後的作品產生色斑釉與結晶釉交疊綜錯,釉彩渲染與釉晶輻射相互滲透的綺麗美感。難以完全人工操控的非確定性因素,使得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彷彿天工開物。
〈融雪〉 林興華 2013瓷板37×37cm

        孫超的晶釉畫受到兩種文化傳統的洗滌,一是二十世紀初葉發源於歐洲的抽象藝術的影響,透過形色的解放來表達主觀意念與即興美感。一是中國水墨畫的啟發,孫超的晶釉畫有時會出現線條勾勒與筆墨點染的趣味,而呈現柔婉的文人畫情調。林興華的晶釉畫雖然作品名稱被後設地賦予了人文意涵,就畫面的結構與美感分析,人文筆跡只是陪襯,純以天然異象為期許而造就野境。
        瓷版畫不只是繪畫與窯燒的結合,而是地、水、火、風一應俱全的艱難藝術。地者揉勻後的瓷泥,水者流動不拘的各式釉藥,火者高溫燒製中溫定置過程,風者藝術家的風格氣息;在如此多的材料與框架限制中尋找心靈自由的出口,又對映於生活。林興華的瓷板畫像似從尋常現實突然翻轉出另一度時空,是宇宙原始物質衝撞融合之後展現的奧秘之釋放。一方小小的景觀,卻似一更大天地之縮影,處處躍動著光之迸發光之潛流的動態過程。
                                                 〈無言〉 林興華  2012 瓷板 30×48cm

       畫面像似太陽帶電粒子與極區大氣中的原子,碰撞激發產生極光,光帶飄忽不可捉摸;有時又如天文攝影所見:恆星匯集之星雲光璨奇幻,而恆星誕生時高速動蕩之分子雲氣被瞬間凍結。
       林興華的瓷板畫美感特徵我稱呼為「光之跡痕」,以〈無言〉這件作品而論,確乎難以言語形容其美,只見藍綠色光在空間中立體輻射高速流竄,光脈時隱時現於不可測知的物質界,保留了神秘的光之跡痕。空間結構的多重交會與時間秩序的次第展開,幻現了一幅超越人文精神的宇宙圖譜。〈心之華〉這幅作品也應作如是觀,金絲銀絲乍醒夢中花開,如定境顯現大光明相。
                                                  〈心之華〉 林興華 2012 瓷板 37×37cm

       林興華瓷板畫主要的創作策略與審美取向,是以多層上釉方式,使色斑釉與結晶釉產生交流對話,藉由色調質樸的色斑釉與外相豔麗的結晶釉,兩者色相與明度之對比,創造出空間深度。〈相映〉就是一件很成功的例子,繪畫空間底層鋪陳略暗之花釉(複色釉),繪畫空間前景則鑲飾著光彩的結晶釉晶簇,兩相對照而幻現奇異鏡像。〈融雪〉中心的圓形構圖呈現黃褐色的葉紋狀,與周遭的銀色晶花恰成對比,而獲致一種深邃的音樂韻律感。
                                                    〈相映〉 林興華 2012 瓷板 30×48cm

       〈荷〉雖是一件單色釉作品,但底層的霧光綠與前景的亮光綠之間微妙的層次差異,產生豐富的和聲效果。傳統陶瓷的審美興趣,明朝以前注重對純色的精神追求,無論陸龜蒙詩「九州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對青瓷之讚美,還是陸羽《茶經》所言及「若邢窯類雪,則越窯類冰」,或明朝永樂紅「其紅通透,鮮紅似血」的形容,都是強調釉色的細膩質感與純粹度。宋瓷對色相美感的絕對化追求不只以詩的境界為美學依歸,甚至達到哲學高度。宋瓷的顏色表情可類比於宋詞的用字情韻。
                                                         〈荷〉 林興華 2012 瓷板  37×37cm

       〈梅〉在林興華的瓷板畫中算是一件比較特殊的作品,它的釉色沉著內斂,釉面的玻璃層彷彿經過歲月洗滌而沉澱,無論色調、光澤或紋理都帶給觀者和靜閑雅之感受,傳達出迥然不同的藝術況味。
                                                        〈梅〉 林興華 2013 瓷板 30×48cm

       抽象路徑的瓷版畫比之寫實路徑的瓷版畫,在創作手法上波折更多,可供開拓的處女地也更廣大,晶釉瓷版畫更可說是天人合作之創生物。初始階段,人的創作意念固然重要,窯燒過程中,天的無形相應更是讓人期待。
       林興華的瓷版畫創作尚處於開拓時期,能有如此璀璨成績叫人驚豔,也明白顯現他的踏實與浪漫之處,這些瓷版畫雖然顏色綺麗卻並不浮華。藝術創作不但是性格的統合,更是命運的換位,藝術中的作者浪漫觀被極度凸顯而踏實心收斂隱藏,現實中的作者或許相反。晶釉瓷版畫需要長期的科學實驗與創作實踐搭配,耐心不足者無法進入這個角色,而對不確定性的追索卻需要浪漫性情為基礎。需要多夢幻多沉著才能不斷找到創造的突破點?這是每一個藝術家一生的考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