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百年新詩(下卷):精神標竿與文化圖像》
評鑑典範詩人,推薦異他敘事,描繪文化圖像
【下卷內容簡介】
《臺灣百年新詩》分上下兩卷:上卷【歷史敘事與詩學闡釋】、下卷【精神標竿與文化圖像】,是黃粱詩學研究二十七年的心血結晶,也是唯一一部以「臺灣主體性」為核心考量,歷史脈絡、新詩文化、審美評價三方並重的臺灣新詩百年總覽。下卷嘗試為臺灣新詩立定精神標竿,樹立「典範詩人」,確認審美評價,昭示「典範詩章」,描繪文化圖像彰顯詩歌精神。
下卷【精神標竿與文化圖像】,八章至十五章、長篇總論,內涵簡介如下:
第八章<直面死亡恫嚇的艋舺少年黃荷生>。黃荷生的詩原生性與原創性兼具。原生性來自生命自我啟蒙的內在需求,原創性指詩的風格沒有別人的影子。他擅長運用一連串動詞片語將意念延展成連綿波流,語言在流動過程中分化變奏,瀰漫微妙多層次的音響,觀念與想像以未定向未定形即興開落,語言策略別具創意。探索主題隱含對「白色恐怖」高壓統治的批判,直面死亡恫嚇的勇氣令人敬佩。
第九章<楊牧詩的風格特徵與審美精神>。楊牧多重聲音交響的詩意書寫,產生迷離氛圍與渾沌情境;關注詩與現實的錯綜往來,現實經驗往往被視為相對元素而非絕對元素;詩的經驗焦注於凝神虛白,注重境界與情韻之孳息繁衍。楊牧詩形象典雅聲響幽微,文字打磨得多彩魔魅,就語言藝術而言堪稱當代華文詩典範;痛苦傷殘被抒情聲音與象徵框架莊重包裹,現實感斂藏而形上思維顯揚。
第十章<零雨的詩,文化傳承與創世排練>。零雨是一個詩歌視野廣闊詩歌精神高昂的詩人,詩歌語言自成一種文化譜系,枝繁葉茂蔚為大觀。零雨詩學的發展脈絡前後連貫,吸納各種元素轉化為己用,命題多元手法深刻,擅長運用組詩形態進行多角度多層相的詩意探索。零雨專注詩歌創作四十年如一日,現實生活低調樸素,以詩為一生志業。
第十一章<布農族詩人卜袞的詩章>。卜袞的布農族語詩章是臺灣文化的一項奇觀,也是世界詩歌文明的珍貴資產。卜袞的新詩書寫不但是以族語呼息,而且是回到部落尚未文明化的山林環場進行書寫,與祖靈更加親近。他的詩部落文化色澤濃郁,銘刻著祖先寬闊的靈性思維與古老的生命智慧,表達布農族注重和諧的自然生態觀,跌宕想像的人性情感,豐富多彩的部落生活樣貌。
第十二章<孫維民,黑暗與絕望的探索者>。孫維民的詩攜帶著濃厚的基督教思想,無懼地披露末世景觀:疾病、鬼靈附身、人世混濁、罪惡橫行,活端端一個撒旦統治的時代。綜觀孫維民的詩歌歷程,主題探索聚焦於神與魔的鬥爭敘事,對人類的道德維度大膽涉獵精闢演繹,詩的結構思維獨樹一幟。孫維民的詩語調冷靜內蘊多重諷諭,成就他「以詩祈禱」的複雜面貌。
第十三章<鴻鴻詩的藝術特質>。鴻鴻早期書寫以生活感懷詩與心靈抒情詩為主,後期書寫因生活歷練加深,經由多元藝術創作和參與社會運動之行為實踐,磨銳藝術知覺加大批評力度,情思轉深邃,多元題材詩與社會議題詩也開展出嶄新面貌。鴻鴻詩的風格特徵是現實空間與想像空間之相互滲透,語言策略自由隨興,常有出人意表的情思跳躍,詩歌情境有機生成。
第十四章<臺灣新詩的異他敘事>。新詩的主題類型分作典型命題與非典型命題,典型命題為新詩主流敘事,非典型命題為新詩異他敘事。本章發掘的詩文本屬於異他敘事,目的是擴充與校正臺灣新詩的書寫向度。介紹八種異他敘事,每種類型選擇一到三位詩人的詩文本進行評介:一、海洋書寫。二、地誌書寫。三、自然書寫。四、族群議題書寫。五:同志議題書寫。六、性別議題書寫。七、身體經驗書寫。八、靈性經驗書寫。總結「異他敘事」與「異他美學」的潛在關聯。
第十五章<詩與史的詩意迴響>。本章選擇三件歷史事件敘事詩文本,兩件歷史時期敘事詩文本,試圖呈現詩與歷史的沉鬱對話及其詩意迴響。歷史事件敘事詩:「霧社抗日事件」書寫;向陽<霧社>。「二二八事件」書寫;黃粱《小敘述:二二八个銃籽》。「八二三炮戰」書寫;葉笛<火與海>。歷史時期敘事詩:「白色恐怖時期」書寫;瘂弦<深淵>系列。「解嚴後臺灣社會」書寫;廖人《13》。本章內涵前後貫串,昭示臺灣歷史的詭譎多變,臺灣新詩的現實關懷與歷史反思,呈現「詩史互證」的文化意義與啟蒙價值。
長篇總論<臺灣新詩的歷史脈絡與文化特徵>。分四大部:一、臺灣新詩的歷史脈絡。二、臺灣新詩的文化圖像。三、臺灣詩學建構的意義與困境。四、臺灣百年新詩的詩歌精神。第一部分從三個維度追索歷史:時間維度的歷史(四個時期)、空間維度的歷史(七個地域)、語言維度的歷史(六種語言八項類型)。第二部分從三個面向進行文化圖像分析與人文價值重構:臺灣新詩的語言空間(評析六大文化區塊十二位詩人)、臺灣新詩的詩歌空間(闡述八種詩學模式)、詩與詩人的價值規範(重新定義詩與詩人)。第三部分闡釋「臺灣詩學」建構的意義與困境,提示目標與方法。第四部分,歸納臺灣百年新詩的詩歌精神:抵抗奮進、多元共生。
●《臺灣百年新詩(下卷):精神標竿與文化圖像》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8299?sloc=main
●2024年1月,秀威釀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