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

《百年新詩》第八十八章 生活書寫二:伊沙(1966-) 複數的「我」

/黃粱


    伊沙詩選《尿床》,收錄1988-200720年間作者一百五十四首詩篇,其中有三分之一書寫的主要對象是自我以外的他者。這些他者包括:乞丐、交通車司機、啦啦隊隊長、妓女、精神病患者、啞巴、傳達室的老頭、酒鬼、采氣的人、孕婦、老保姆、拉皮條的男人、來自鄉間的大學生、交警和車夫、銀行行長、切除乳房的女人、中年農民患者等等。這些尋常百姓在伊沙筆下,性格鮮明表情生動,這些散落在社會各階層各角落的陌生人,在伊沙詩篇裡,被文字凝結成一幅幅彷如浮世繪般的靜態照片或動態影像,掀啟了民間生活秘密的一瞥。詩人以獨特的素描手法,生猛簡捷的生活語言,感同身受的人性關懷,以詩意的文字匯聚成複數的「我」,廣大了漢語詩歌的關注視野,豐厚了漢語詩歌的文本血肉;將詩重新種植到民間生活裡,使詩意迴響跨越了自我與他者之間的界限。伊沙詩中的語言素描,從表面上看與生活話語無異;但深入觀察,素描式的詩歌語言,並不等同生活閒聊的白話,而是以有力的線條精心勾勒,繪製以小象大的構圖──

 

01<車過黃河>

 

列車正經過黃河

我正在廁所小便

我深知這不該

我應該坐在窗前

或站在車門旁邊

左手叉腰

右手做眉簷

眺望  像個偉人

至少像個詩人

想點河上的事情

或歷史的陳帳

那時人們都在眺望

我在廁所裡

時間很長

現在這時間屬於我

我等了一天一夜

只一泡尿功夫

黃河已經流遠

 

這首詩由三個元素立體交叉構成:經年混濁的歷史之河,匆促經過擠滿了擁塞人群的時代列車,高空中的一泡尿,這泡尿好不容易才從脫離群眾的身體中解放出來。相對於「眺望」不著邊際的想像,這泡尿從「時間屬於我」的當下,從暫時解脫的身體裡傾瀉而下,直接與黃河水交融一氣。這首詩簡單有力地以渴望自由的一泡尿,辣翻了群眾與潮流,直爽粗樸的語言,快意辛辣的詩意。伊沙的第二泡尿更加潑辣!

 

02<尿床>

 

把尿床的習慣

堅守二十年

 

媽媽

屋頂漏雨啦

也堅守這

可恕的謊言

 

母親

為何我尿欲無窮

您吞吐江河的兒子

尿欲無窮

 

您搭在太陽光線上的

床單記錄著

我為地球所設計的

最合理的版圖

 

平息所有的

吵鬧和戰火

最後一張

是小小的祖國

 

「尿床」是違反社會規範的脫序行為,是睡夢裡的即興創作,唯有在夢中身體才敢突破禁忌,勇敢說出大大的人民與小小的祖國。<尿床>提出了超越國族觀點的思維,以和平的大公態度思索人類生存的共同基礎,一邊是身體的夢想的自由,一邊是環境的共榮的和平。一泡尿,篇幅短小內涵廣大。

    內涵廣大的詩並非來自於複雜的內容與形式,而是提出了獨特的詩的觀點,開發出恢弘的人文視野。像0320世紀的開始>這首詩,從極高的視點俯瞰一時代的開端,詩境冷冽地聚焦於一個象徵性畫面,「一隻孩子的/凍皴的/小手/將一塊/老舊的/金殼懷錶/置於當舖的/桌面/在大雪紛飛的/冬天午夜/三秒鐘後/它被拿走/被一隻/瘦骨嶙峋的/大手」。而在04<大雁塔我留下  送君一座小雁塔>這首詩,視點再度被移到無限高處,詩人倘佯於西安慈恩寺庭院深處長亭一角,被精神層次更高的存有者俯瞰著,「千年的午寐/無夢的小睡/眼前很黑/醒來之時/卻滿臉淚水/哭的表情/在臉上凝固/我無所哭/一定是什麼/那更大的/更高的什麼/那更小的/更低的什麼/借我一用/用我來哭」。

    伊沙詩的顯著特徵是對民間生活、社會場景、日常用語的精闢裁剪,但不管是借用什麼語境的詞語、句型到詩裡,絕非直接挪用貪圖一時快感。詩產生詩意迴響的關鍵,主要是詩人直覺洞觀的精神力,與直面人性真實的誠懇情感;匱缺了這些基礎,語言層面的文白講究不過是破銅爛鐵,詩與修辭無關。高超素描的詩猶如在紙上掃過幾筆,極簡練極精準的筆下功夫,近乎「禪」:

 

05<最黑的睡眠>

 

所有人都睡成

紀念碑浮雕上

那吶喊呼叫的人群

正在進行的表情

只有她們三人的睡態

安詳而甜美

這是夜間

在一列南下火車的

硬座車廂裡

三名正從故鄉

南返工作崗位的雛妓

她們沒有夢到美好的未來

但也沒有夢到

警員的陽具

她們

在最黑的睡眠裡

 

只是一張黑白照片,卻令人難忘!不需要多做解釋,好像現實被這首詩憑空挖了一個洞,一個永恆漆黑的深淵式的洞。在06<小鎮物語>裡,伊沙描繪了小鎮旅館門前,一個抽著菸為自己的老婆拉皮條的男人,他坐立不安地抽了三根菸,「他想上樓去看看/樓上房間裡的老婆/又覺實在不妥」,不久之後,「小街  小鎮/一列火車/在停靠一分鐘後/放了倆屁/嗚嗚嗚——/跟哭似的/開走了」,這首詩像極了一段短片,突兀但令人難忘。這些場面粗礪但視境奇特的詩篇,它們的共同特質是詩的文字像一把解剖刀,冷靜體貼地切開了現實的裂隙。「三名雛妓」與「拉皮條的男人」構成了伊沙詩篇中複數的「我」,作者不由自主的人性關懷將這些陌生人納入詩的場域,與社會底層人民一起體驗著生活的苦楚。個人經歷的單數的「我」經由同理心的聯結,擴大為詩篇裡眾生相的複數的「我」;經由詩人樸素的行為與願望,民間生活情感在一首又一首詩篇裡被貼切地表達出來。這些性格單純面容質樸的詩,它們的文化血緣可以上溯先秦詩經、漢魏樂府與唐代新樂府詩。

    語感與語境之真實照應,當然是生活情境寫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產生深刻的詩意迴響,更重要是取決於詩人能否找到穿透現實的關鍵介質,這才是詩歌的美學基石。在07<中國的質感來自虛構不出的強大現實>裡,關鍵介質是這兩行:

                                                                                

給銀行行長送去的雞

晚到了兩個鐘頭

 

因為行長提前服下了「偉哥」,鳥就那麼乾翹著,憤怒的行長就啥都不辦了!朋友平靜地說:「就因為這個!」,朋友的貸款就這麼飛了,錢送了也沒用,連妓女都要準時送到才是關鍵。在這首詩裡,詩人洞察了構成現實社會的兩大要素:貪婪、縱欲。詩人經歷的荒誕魔幻的生活場景,直接映現當代中國的強大現實,這是「虛構不出的」,社會真實顯現出來的殘酷鏡像超越詩人的憑空想像。詩帶領讀者觸摸中國的現實質感,無所不在的「虛無」的存在感。

    與此相應的另一首08<中國的質感>,詩的關鍵介質是「漫天微塵」,「蒙在我的詩章之上/和小說裡的那層灰/此為本城乃至中國/那不可或缺的質感」。藉著漫天的塵霾,詩一方面呈現被微塵籠罩的面目模糊的社會,一層無法抹去也無處可逃積疊在生活之上的灰,另一方面藉著微塵的滲透力,文學文本與社會文本皆感染了漫長歲月的侵擾與浸洗;漫天的塵霾,成為識別「中國本色」的詩與現實不可或缺的質地。

    漫天微塵既是生活中的苦難,同時又是對苦難生活的強大激勵。一位來自鄉村的大學生在詩人的課堂上做口頭表達練習,向大家講述他如何過年:大年三十,他和父親在地裡幹了一天活,「回到家中/母親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吃過之後他就睡了/因為第二天/他和父親還得下地幹活/必須這樣做/因為他每年的學費/就是(也只能)/從地裡刨出來」:

 

在五分鐘的過程裡

他叙述平穩

語調冷漠

只是在說到

餃子一詞時

才面露微笑

          ──09<餃子>節選

 

這首詩同樣蒙著漫天灰塵,但在微塵蒙蔽的背後,透發出一顆迎向生活的樸質的心,使微塵也相形失色。「餃子」是生活的恩賜,而「微笑」乃是對生活的感恩;立足於土壤之上的紮實身體,令生活煥發出莊嚴的精神。

    伊沙的詩,出入生活熱愛生活,但不黏膩於生活,黏執於生活,生命就只能向快速消費與被消費傾墜而下;伊沙的詩立足於生活,但詩的視野高於生活層面。在<對生活的愛需要被喚醒>裡,農曆新年前夕,詩人推著兒子在超市買東西,兒子像個小佛爺似的躺在推車裡,快要睡著了!

 

有那麼一個老者

乾脆不走了

蹲在推車前看他

然後問我

「買一個兒子

要多少錢?」

他的語氣

他的神情

在一瞬間

將春節的氣氛

帶給了我

我在這一刻決定

要好好過一個年

      ──10<對生活的愛需要被喚醒>節選

 

生活是什麼?生活不是物質享樂欲望消耗的經歷,而是對生命的熱愛與分享,積極去實現心中涵藏的願望即是生活。這首詩所表達的生活之愛立足於「兒子」,立足於對「生命創造之喜悅」這個基礎之上。伊沙被這個老者的願望所感動,而決定好好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作者與讀者共同分享了生命之愛的歡悅。另一首詩<伊豆重生>,詩人描述了一位虛擬的女兒「伊豆」,這個未出生的女兒,「你一歲的黃毛/你五歲的小辮兒/你十歲的馬尾巴/你二十歲的長髮/都在照耀我/如天國的光輝」,她象徵詩人理想的生命原型,具備生命本自具足之美,她是本質,因此她的純粹之美永不枯竭,永不會被殘酷虛無的現實拉扯變形:

 

天下任何一個母親生你

都會把你生成淑女

 

「我是先有你

才有你母親的」

十三年前我如此寫道

十三年來我因為做詩

而在靈魂深處

步入僧侶的隊伍

卻無法省略

一個男人在肉體上

所需的一切

 

伊豆

當愛欲橫流

慌不擇路時

你是我

大致不錯的方向

            ──11<伊豆重生>節選

 

伊豆在現實中尚未現形,卻永遠指引著現實,使生命端正行路避開曲邪之途。從這兩首立足於生活與生命之愛的基礎上衍生的詩篇,可以洞見一種現象:「詩」本身喚醒了一個獨特的能量場,可以權稱為「光明淨域」;在這個詩歌空間裡,創造者與被創造者,參與者與旁觀者,心靈乃至精神上被洗滌了一番,這就是詩!

 

12<看梵谷>

 

這是在朝聖

是我曾有過的

青春的證明

我淋成落湯雞

不甚雅觀地

立於梵谷畫前

整整兩個鐘頭

還是不忍離去

我的感受如何

心中起過

怎樣的波瀾

怎樣的風暴

我既無能為力

把它寫出

又不情願

與人分享

 

這首詩,極端低限幾近空白,甚至「淚」這個字眼也捨不得用;可是它卻召喚出一個巨大的心靈能量場。梵谷(Van Gogh 1853-1890)繪畫藝術的核心是「光」,來自基督宗教對生命的大愛,明亮如火燄般的光與熱遍照大地;梵谷曾經立志成為一名牧師,深刻體驗過底層人民生活的貧困。生命之愛在梵谷的畫面上匯聚成一股天啟式的激烈情感,近似焚燒般的光感染了畫面,使整體繪畫空間籠罩著聖潔之愛。這些因藝術而引發的審美情感,伊沙在詩中隻字未提,因為巨大神聖的能量波動,超越文字所能負載,也無法與人分享。這首詩喚起的不是作者如何得到洗滌與救贖,而是開啟了自我救贖的可能性,一旦勇於省思斷然悔悟,生命的朝聖之路才能在每個人的心靈中自行展開。

    《尿床》以當代中國20年(1988-2007)的發展歷程為背景,文學文本與社會文本緊密交融;詩與現實的交談,以一種表面上看起來平靜輕鬆的反諷語調,談笑風生地進行著。伊沙的口語詩終究沒有停留在語言趣味上,而是走進了生活的底層與底層的生活,是一場生活情感驚濤駭浪的歷險;是個人歷史與時代進程,既不情願被糾纏,又無法與之割捨的艱難對峙。詩是一把雙向穿刺的劍,教導人如何重整過去砥礪未來。13<和G同看《天安門》>,詩人藉著《天安門》這部記錄片,從1989年的遊行現場,貫串直達2002年的家庭客廳;13年歲月忽忽消亡,看片的兩個人沉入了回顧與前瞻慶幸我們當年/共同做出的樸素抉擇」,「你哭——/在這和平的夜晚/為攔在隆隆坦克面前的/那個偉大孩子默默而哭/你哭——/我不攔著你/只是暗自思忖/這場革命對於/你我的意義——」。

    歲月接踵而至,時間來到2007年歲末,在詩集最後一首詩裡,詩人想起了七歲兒子許的願:

 

14<想起兒子許的願>

 

還是在松贊林寺

還是在達賴像前

當我跪下去許願之時

想起了我那跟隨其母

遠在北戴河度假的兒子

五年前在塔爾寺

面對宗喀巴大師

時齡七歲的他問我

「爸爸,我想讓地球的

水資源省著點兒用

這個願可不可以許?」

「當然可以!」

我近乎羞愧地回答

 

「許願」需要一顆勇敢面向未來的進取之心,祈禱的心靈願景是「心淨則國土淨」,以潔淨的能量波流淨化自己,回向他人。新生命畢竟蘊藏著新希望,當孩子許了一個光明大願之後,「我」的願望又是什麼?這個「我」是複數;詩,為娑婆世界的億萬個自己,安立了謙卑又廣大的心願!

 

【參考文獻】

伊沙:大陸先鋒詩叢18《尿床》,黃粱主編,唐山出版社,2009年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